美联储在“数据真空”中执意降息的解读

  美联储主席杰罗姆·鲍威尔几乎每场新闻发布会都会重申“我们依赖数据决策。”这是所谓的美联储核心信条。其传递的关键信息是,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(FOMC)不会遵循预设路径,而是会依据各类官方渠道的最新经济数据,逐次会议敲定决策。但现实情况是如何呢,本文揭示了部分线索,证明美联储似乎正日益脱离数据作为决策依据。

  美联储“数据依赖”信条与现实脱节

  10月14日在美国全国商业经济协会费城会议上,鲍威尔明确表示,即便当前联邦政府停摆已进入第四周、导致官方数据发布中断,美联储仍将推进决策制定。

  即便上周五发布的延迟多日的9月通胀数据报告——显示整体年度通胀水平加速上升——也难以阻止美联储在本周四再度下调联邦基金利率。

  9月通胀数据拆解:表面降温,核心升温

  9月美国核心通胀数据最终录得略低于市场几乎所有预期的水平。此次通胀放缓的主导性驱动力来自住房成本,且目前几乎无证据显示关税成本已传导至核心商品价格端。

  但需注意,表象之下,核心服务价格反而是上行的,即核心的食品,服务价格均是上行。

  下图中可以看出,权重7.5%和26.2%的房租以及等价房租分别回落0.1%和0.2%而核心服务由3.6回落至3.5,仅仅回落0.1。意味着整体核心服务CPI剔除房租整体正在上涨。

  美联储从“数据驱动”沦为“市场追随者”

  简而言之,美联储似乎已下定决心持续宽松货币政策,数据已形同虚设。

  市场对进一步降息的预期几近一致,这使得美联储只剩一条可行路径:降息以满足市场预期。

  若美联储按兵不动,恐引发投资者恐慌,导致股市暴跌、国债收益率飙升——甚至可能触发美联储原本试图规避的金融危机。

  如今的美联储已不再是市场的引领者,而可能只是市场的追随者。

  危机隐忧:高收益债裂痕与银行体系流动性风险

  下一场危机可能源自何处?最可能的导火索或许是高收益债市场:即便近几个月信贷投放持续宽松,该市场的信用利差却异常收窄。

  近期,汽车零部件制造商第一品牌公司(FirstBrands)与次级贷款机构三色公司(Tricolor)相继破产,这些事件虽不具备系统性风险影响,却暴露了市场表层之下的裂痕。而这些裂痕究竟深至何种程度?

  银行体系是另一个薄弱环节。银行准备金已不再被视为“充足”——这是美联储的官方表述,实则暗示资金短缺危机即将显现。

  考虑到自2019年9月以来信贷环境已大幅宽松,此次资金短缺危机的严重程度,恐将超过当年的流动性紧缩。

  2019年的流动性紧缩,曾促使美联储终止缩表进程,并再度开启扩表。


如何炒金:www.daopme.com